獅仔頭山為小百岳也是新店區第一高峰,主峰是台北盆地周邊五大「一等三角點」之一,獅仔頭山隘勇線是日本人為爭奪樟樹提煉樟腦油『理蕃』所興築的第一條擴張隘勇線。 獅仔頭山隘勇線原本以木棧道工法施作的設施與觀景台,體貼著人與環境、生態的關係,讓人可以貼近自然,又不會打擾到土地與生物。可惜一路上屢屢看到破損待修的告示,稱因工程糾紛、、、,實在不太親民,尤其是繞腰古道更是讓人看了搖頭,明明有護木基樁卻一一被鋸掉,實在搞不懂。此次小旅行雖然有小小遺憾,所幸大家在藍天照耀下,都順利走讀完一段歷史,留下深刻的印象。
為了爬百岳練腳力,今天冒著入春高溫破表的日子搭火車到樹林,從大同山步道出發,經青龍嶺、大棟山、石灰坑山百年大榕樹、鶯歌步道直達忠義宮,再下到鶯歌火車站返家,山頭雖不高,但起起伏伏的山巒再加上一段壓馬路,也是夠嗆人的累啊! 大同山海拔237公尺,位於鐵路山佳站正北方,在當地被稱為樹林的後花園。青龍嶺位於大同山西北稜上,海拔256公尺左右,因在前往嶺頂途中,會有看似睡龍伏臥的景觀,所以命名為「青龍嶺」。大棟山海拔405公尺為小百岳之一,與七星山、土庫尖、獅仔頭山並列台北四大郊山,有一顆一等三角點及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為林口台地稜脈的第一峰,又名龜崙山或橫坑子山。石灰坑山,海拔375公尺,位於台北縣鶯歌鎮,山頂有三等三角點978號基石。
連日晴朗的天氣正是春遊好時機,這次就來個越嶺路線,由指南宮上猴山岳,探訪茶山古道中媲美合掌村的林家草厝,再下到深坑老街的逍遙遊。 猴山岳標高五百五十三公尺,又名猿山,位於二格山系西稜,森林遍佈,循山中小徑穿梭林間,可享受充份的森林浴。而茶山古道沿途有令人懷舊的茶園、稻田、農圃、樸拙古厝及純樸熱情的農家,是一條很優質的休閒路徑,途中的林家草厝女主人更是殷勤招呼泡茶招待,是山界出名的好客,足甘心。夏日時下到炮子崙產業道路還可以順遊附近的炮子崙瀑布喔!
駱駝峰稜線是一條融合山海美景的稜線,其路徑循著崖邊開闢,展望點計有十幾處,可俯瞰野柳地質公園、東澳漁港、海洋世界、駱駝岩等,昔日到野柳總見漁港旁高崖矗立令人敬畏,感恩山友於去年闢建此一祕徑,才能從另一角度欣賞野柳的無敵美景。 年假第二天愛玩登山客驅車來到野柳,從野柳村登山步道起登上仁愛之家,在最高點處向左邊走泥土小徑,入林山徑變陡峭,架有部分繩索,幾番折騰才上到稜線,上稜後沿途都在樹林中行進,沒有多少視野,只有沿途靠近稜線的幾處崖邊或突岩能眺望到野柳海面的美麗風光,最後一處高點上可眺望對面的駱駝岩,整個駱駝峰稜線在靠近海邊被漁澳路貫穿,靠近海邊的高岩一路拖灑入海面。
趁著入秋第一道鋒面來臨前走訪了一趟平溪,拜訪老街附近的孝子山/慈母峰/普陀山,這三座都是單面山,是屬於小而美、小而銳的山峰,登高望遠視野極佳,周遭地勢嶙峋,奇峰處處,是一處值得自我挑戰的好地方。 孝子山登山步道口 步道導覽圖
豔紅鹿子百合是臺灣原生種百合,屬百合科百合屬,為鹿子百合的變種。分布區域僅在新北市平溪一帶內陸海拔200-600公尺的山區,花朵為白色底有紅色斑點,花被強烈反捲,邊緣呈波浪狀,花期為7-8月。生長在裸露岩石的向陽坡地上,受強烈的東北季風吹拂,並仰賴霧氣及露水的滋潤,伴生五節芒及臺灣蘆竹。據說因具有治療皮膚病、帶狀庖疹的藥用,又人為破壞棲地,以及其花朵豔麗,遭人過度採擷而面臨生存危機,「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嚴重瀕臨絕滅的珍貴植物。 彷彿是天使翅膀的豔紅鹿子百合 嶺腳靈巖寺(滴水觀音)旁的峭壁精靈
五寮尖位於新北市三峽區,因山形如同五座像拳頭般高低起伏的岩峰而得名,是北部三大岩場(五寮尖、筆架山、皇帝殿)之首。 沿途需手腳併用、拉繩攀岩才能登頂,其中一段牛背岩到傾斜七、八十度、深約三十多公尺的「峭壁雄峰」斷崖(4號至6號登山圖之間的危稜)尤為精彩,可以充份感受「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快感。從7號大茄苳樹走右線攻頂,又是一段段七、八十度的陡上,考驗著旅人的意志力,晴天時登頂視野開闊,可遠眺來時路、三峽和鶯歌、樹林等地區。
大屯山系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西邊,山脈走向自北向南、西南延伸。著名山頭包括大屯主峰、西峰、南峰、中正山、面天山、向天山、百拉卡山、菜公坑山及烘爐山等,而大屯山主峰在大屯火山群中名列第三(七星山1,190公尺最高,其次是竹子山1,101公尺,大屯山1,090公尺)。今天的行程原定計畫是從清天宮起登,沿著大屯西南稜依序向大屯山西峰、大屯山南峰、大屯山主峰、面天山和向天山挺進,五峰連登,一氣呵成,無奈部分山友糧草帶的不足,只得捨棄登主峰,雖然有些遺憾,不過從起登開始,沿途不時砍除枝椏、芒草,搜尋消失的路徑,攀繩陡上陡下,登頂時能欣賞到群峰山林、北海岸及大台北盆地的美景,雖然O形一圈下來,回到起登點含休息也足足有6個小時,大約走了12K有一點累,但也是一次不錯的經驗啦!---103.09.07忠義登山會行程 相簿封面 穿山越嶺登大屯導覽牌 位於清天宮後方,傳統路線是從左側上二子坪、向天池、向天山、面天山或大屯西峰,而我們是走右側從西南稜原始路直上大屯西峰。
陽明山國家公園共有三座生態保護區,分別是鹿角坑生態保護區、磺嘴山生態保護區和夢幻湖生態保護區,而鹿角坑生態保護區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北邊,範圍以鹿角坑溪原始闊葉林區為中心,北至竹子山,東至馬槽溪,西至小觀音山,南至陽金公路北面一帶,面積約1,474公頃。區內擁有許多珍貴的自然資源,動植物豐富,是一個充滿熱帶雨林環境之森林社會。 喜好大自然生態的民眾欲前往楓林瀑布必須事先申請,由管制站進入後,先經自來水廠取水堰,越過鹿角坑溪,再沿著支流楓林溪邊的步道(鹿角坑溪古道)緩緩而上,一路順著疊石走,時而在左岸,時而在右岸,沿途在樹蔭及小瀑間穿梭,夏日走來格外的清涼舒暢,約1小時30分就到達楓林瀑布,深山的楓林瀑布高約20公尺,水質沁涼,在潭邊享受芬多精和負離子,坐看悠遊的小魚蝦,不亦快哉!
大坪古道是聯繫魚路古道(金包里大路)與萬溪古道的橫向聯絡道,可能與焿子坪硫磺礦區的開採有密切的關聯。 入口處在萬里大坪國小往內的產業道路盡頭水泥橋旁,和通往鹿堀坪古道的入口隔橋相對,過橋後直行,是寬大的保線路,約100公尺處有兩座水泥柱阻擋車輛進入,步道平緩好走,約五分鐘,出現岔路,續行為保線路,古道在左,路徑變窄,有竹林夾道,氣氛變為幽雅。續行,地表被蕨類覆蓋,竹林轉為柳杉林,坡地出現駁坎遺跡,顯見有人在此拓墾。續行至鞍部最高點有指示牌,左線通往磺嘴山,右線通往赤石六山,不過路跡多以不明顯。續行穿過一段陡下芒草區,只見山谷間白煙繚繞,峰岩黝黑,終於到了焿仔坪礦區。
內柑宅古道位於三芝北7鄉道西內柑宅橋附近,登山口有兩處,1處位於橋前方茄苳樹圓環右側養殖場後方,路口豎有私人用地標示,內有養犬,通過要小心;另1處是往後走約250公尺處的路旁廢棄產道處,也就是北7鄉道大約3K處。 柳子楠瀑布又稱紅葉谷瀑布、內柑大瀑布,高度約10餘公尺,水系是屬於八連溪上游,瀑布下方水淺無安全顧慮,盛暑時節可以離開都會叢林與人群到此戲水消暑,享受負離子和芬多精喔!--忠義登山隊103.07.13行程 相簿封面 瀑布、小溪、菁礐遺跡
週末時跟隨登山樂的前輩前往南港踏青,行程是更寮古道、土庫岳步道越嶺深坑。 更寮古道是早年南港通往深坑和石碇的五條古道中,保存最完整,而且仍在使用中的古道,這條古道也是往山豬窟與土庫岳必經的便道。更寮古道後段與栳寮古道銜接回南港,下深坑段稱為土庫尖古道,由於古道曾經是運送、製造樟腦的要道,舊名就叫腦寮古道。改名更寮古道則是清朝時期這條路曾作為更夫巡視用的道路而得名,這條曾經風光一時的先民道路,如今褪去光環,已成為尋幽踏青的登山路徑,值得大家假日去走一走。
週日跟隨忠義登山隊的前輩到三芝北7鄉道(也就是櫻木花道)4.5K處走訪茄苳坑採金古道,由於時間非常充裕,後來又加碼圓柳古道,順利完成O型環線。 茄苳坑採金古道據傳是日據時代鼓勵先民採金時所開發的路線,然而因找不到金礦,或因蘊藏量稀少,最後夢碎收場,獨留金孔5孔、仙靈塚石碑、藍染池等遺跡,令人不勝唏噓。
母親節前夕和朋友一家人一起踏青健身,一行6人在新店捷運站搭G12到銀河洞下車,循銀河路前進,銀河路大致沿著楣子寮溪而行,約1.2K到達登山口,登山口設有路線導覽圖及休息木棧平台,進路銀河洞越嶺道之後,一路順著河畔階梯向上,林木青翠、流水潺潺,令人神清氣爽。歩道的得名,在於途中會經過一處由山壁內凹所形成天然山洞「銀河洞」,以及洞外的一處飛瀑,健行至此,充滿盎然古意,會令人流連忘返,很值得一遊喔! 銀河洞越嶺步道登山口 設有休憩平台和導覽圖 導覽圖 觀圖可了解步道有多種行進方式可以選擇,而今天我們是依照主線行進。
金字碑古道和大粗坑古道登山口都位於瑞芳猴硐山區,金字碑古道是淡蘭古道的支線之一,古道由舊猴硐國小起至三貂嶺山崙接102公路為止。 清朝時臺灣總兵劉明燈由這條路進入宜蘭時,於三貂嶺岩壁上題文,並於字上貼上金箔,因此後人稱本段路徑為金字碑古道;大粗坑古道是早期猴硐通往大粗坑和九份的聯絡道路,昔日九份別稱「小上海」,大粗坑則有「小美國」之稱,如今繁華落盡,一切皆已變成陳跡。 行進路線:猴硐車站-舊猴硐國小-金字碑登山口-金字碑-奉憲示禁碑-三貂嶺山-縣102公路-大粗坑古道入口-陸橋天梯-大山分校遺址-大粗坑古道口-舊侯硐國小-猴硐車站 介壽橋 今日登山路線從猴硐車站經此橋往左前行
連日午後或半夜都傾盆大雨,早上天氣又變得還不錯,心想登山路線不宜選擇太遠的地方,就挑了好久沒爬的中正山,萬一下雨時撤退也比較方便。 中正山原名彌陀山,也叫十八份山或大竿林山,後來為了紀念老蔣總統才改名為中正山,然而六、七年前負責維護的志工過世後,『中正』兩字已掩沒在雜草中了。這條親山步道自登山路起登,幾乎是陡坡石階直上山頂,但登上觀景樓卻一望無垠,七星山、紗帽山階可近攬形貌,而龍鳳谷就在山腳下,再遠一點更見基隆河蜿蜒流向淡水河口,而淡水河依傍著觀音山,山河美景層層分明。 挹翠橋 一路從新北投捷運站沿泉源路至此,踏上登中正山之旅。
4月15日跟隨快樂登山隊到九份原定只登燦光寮山和半平山,但風景太美所以臨時加碼縱走無耳茶壺山下勸濟堂。這一條稜線路段雖然沒有遮蔽,但此時造訪氣候宜人,視野非常棒,可以看到東北角海岸、基隆山、無耳茶壺山和半平山,而且結束登山行程後還可以到九份、金瓜石盡情地吃喝玩樂一番,實在太棒了! 相簿封面 有幸完成三山連走,感謝美惠老師的鼓勵和幸英姐的引領。 樹梅觀景台 快樂登山隊歡喜大合照
3月30日忠義登山會的行程是草嶺古道經灣坑頭山下石觀音寺,全程約12公里。雖然不是芒草季,看不到芒花隨風搖曳,但此時走在山脊上,涼風陣陣非常舒適。草嶺古道為先民在台灣東北部淡水廳到葛瑪蘭廳之間所開闢道路的一段,介於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路徑,經過新北市及宜蘭縣兩地分界山的「草嶺」,故稱之為「草嶺古道」。 遠望坑梯田 古道自此進入山區往上爬升
近日聽聞魯冰花開,閒來無事就和內人前往貓空賞花,魯冰花多種在樟樹步道旁。樟樹步道以前為貓空地區四通八達的保甲路線之一,沿途以營造古樸的農村風情為主題,如相思炭窯、豬舍、牛車、茶園、埤塘、穀倉、土角厝、茶園、菜園等羅列其中,蘊含著當地人文歷史,隨著季節、花卉、作物收成,步道呈現多元豐富的面貌,值得大家前來品味體驗。魯冰花原產於南歐,屬豆科植物,爲一年生草本植物,以黄花羽扇豆及藍花羽扇豆兩者爲主,近年園藝亦培植出粉色、紫色及白色等色彩繽紛的新品種。漫山遍野開放之時,非常絢爛奪目,令人驚歎。魯冰花是一種長在茶樹下的花,茶農將它當作綠肥,讓茶樹開得更加茂盛。可惜今年為了讓花期延長,採取分區播種方式,致使今年花況不像往年一樣茂盛,令人有些遺憾。 魯冰花(白) 魯冰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