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艦岩是我居住地的後山,三不五時常經由陽明大學到上面溜搭,沿階梯而上練練肺活量,今日有朋自遠方來,想一嘗烏尖連峰的健走滋味,敝人自然得當一位在地嚮導,陪走解說兼拍照,以盡地主之誼。
路線簡介:
「唭哩岸」是平埔族語「海灣」的意思,因為此地為昔日舊淡水河,自北突出的彎曲地帶,形似一海灣而得名。唭哩岸的地層為沈積岩,砂岩地質。唭哩岸山、軍艦岩和丹鳳山連成一線,屬於古老的濱海環境,走在唭哩岸自然步道上,從它的岩層處處可以看到雪白的砂岩,唭哩岸因此成為觀察「濱海相」地質的最方便地點。
唭哩岸山、軍艦岩海拔雖然不到200公尺,但展望極佳,近觀可見後方華麗的威靈頓山莊及前方的士林、北投地區,遠觀可遙望大屯火山群、五指山系、觀音山、淡水河與基隆河,唭哩岸山與軍艦岩中央有一鞍部岩壁,此地為基礎攀岩垂降練習場,兩側為較陡坡,其餘路程均在稜線上平緩好走,這是一條可以很休閒也可以攀岩尋求刺激的路線喔!
行進路線:東華公園登山口→→奇岩山西峰→→奇岩山→→唭哩岸山西南峰→→唭哩岸山→→垂降練習場鞍部→→軍艦岩→→烏尖連山(260公尺峰)→→八頭山→→湯守岩→→弘法大師岩→→台灣幸福石→→丹鳳山(丹鳳岩)→→章嘉活佛舍利塔→→中和禪寺→→北投福安宮
行進總距離:6.24 K
行程總時間:約5小時(含休息、拍照)
活動日期:20190212

東華公園登山口
與好友們約在唭哩岸捷運站出口集合,進入東華街二段300巷約50公尺就是東華公園,大夥循階梯而上。

過小路從石板步道啟登

日晷平台
一路陡上至此小憩,竟然沒法接到左側從另一條上來的步道,只得繞一小圈小徑才接上,這才發現很多人是直接跨越平台欄杆去接上步道的。(帶領一群淑女當然不能不能爬欄杆的)

奇岩山西峰
列隊續走步道上行,終於來到首站海拔67m的奇岩山西峰,有顆北市014號三等三角點。無展望,續往稜線走。

走出樹林視野漸漸開闊

一路多在樹林間穿梭,偶有開闊處視野極佳,焚化爐、高樓林立,遠方雲瀑翻騰,美不勝收。

另一側開闊處也可眺望北投、新北投地區和大屯山、中正山等連綿的遠山。

奇岩山
海拔92m,有顆編號292號的北市精幹點。


續往稜線前進,視野漸漸開闊,向天山、面天山、大屯連峰和丹鳳山坡周邊清晰可見。

陽明大學界樁
一路連續看到三個界樁,代表進入陽明大學的範圍,一路往上續行。

左側一突出小岩石好像鷹嘴般,其下是斷崖峭壁,此地展望極佳,可俯瞰奇岩路周遭大樓、別墅和遠山。

續行往上,視野越來越好,關渡平原、觀音山歷歷在目。


唭哩岸山西南峰
續行途經沒任何指示牌的編號293號北市精幹點,此地海拔140m,被山友命名為唭哩岸山西南峰。

續行來到陽明大學操場後方瘦稜,起登岩石祼露並無危險,只要跨越扶繩慢行即可。


唭哩岸山稜線
循陽大操場司令台後方前行,不久一堵單面山岩壁處立前方,上去就是唭哩岸山了。

上稜線了,旁邊的木樁都有繫繩,安啦!

回首陽大操場、觀音山。


俯瞰五顏六色的威靈頓山莊,遠眺藍天與大屯群山相互輝映,美景當前,夫復何求。

唭哩岸山
海拔163m,有顆編號8201號的聯勤測量隊三等三角點圓盤基點。

從唭哩岸山也可遠眺文化大學、紗帽山和雲霧繚繞的七星山等。

離開唭哩岸山下坡續行,經裸岩區,下到鞍部。

再上切到軍艦岩親山步道主線,回首來時的裸岩路,前方崖壁正是知名的攀岩練習場。

大學亭

軍艦岩
一路拾級而上海拔188m的軍艦岩,此地埋有北市481號不鏽鋼標基點。

軍艦岩登頂
大藍天360度皆有景

回首這艘很堅硬的船~軍艦岩

親山打印台
續行山林小路來到打印台涼亭小憩

260公尺峰
續行寬闊的林間小徑,經照明寺岔,續直行來到行程最高峰~260公尺峰。

烏尖連山
260公尺峰又稱烏尖連山,有顆北市2363號小基石。旁有岔路往磺溪山會經過墓園區不取,取左下續行。

八頭山(丹鳯山主峰)
一路沿稜線主幹道前進,經銀光巷岔不取,續直行一會兒遇右岔進入小徑就到八頭山。

丹鳯山主峰
海拔210m,立有市30小基石,前行可通往熱海岩場繞腰路,不取往回走,續前往丹鳳鐵塔數位電視轉播站。

湯守岩
來到丹鳳鐵塔數位電視轉播站,往右岔即可到湯守岩,此地海拔198m,立有市31小基石。

熱海岩場
在前行至熱海岩場,其下是幾近垂直的峭壁,巨岩上展望佳。

可以俯瞰整個新北投地區,和遠眺大屯山、七星山和紗帽山等。

為防岩石坍塌滾落,傷害下面民宅,岩石上繫有一條鋼纜,並設有監測站一座。

原路回來繼續走稜線,路幅寬廣,回首丹鳳鐵塔數位電視轉播站,紅白相間,非常醒目。

弘法大師岩
一陸續行遇岔路取右往丹鳳山方向水泥路前行,不久來到右岔小徑先前往海拔151m的弘法大師岩,基石就在上方。

石階參道
日據時代某社團在此巨石開鑿石窟神龕,供奉弘法大師,數年後又在旁側的另一塊岩壁,開鑿神龕,供奉不動明王。

「台灣啊!要永遠幸福」石碑
在石階參道下方約10公尺不遠的右側路旁,作者不可考。

鳳凰意象裝置藝術
原路回到丹鳳山步道,續行不久到此,此地視野不錯。

丹鳳山
基石就在解說牌後,海拔117m,有顆北市三角點13號

丹鳳岩
循基石後方小徑可下到刻有丹鳳兩字的巨岩,

完成今天主要行程,大夥兒回到水泥步道愉快的往山下前進。

遠眺臺北盆地,只見兩條白練穿梭其間,大夥經章嘉活佛舍利塔、中和禪寺,一路到達北投福安宮,完成今天『烏尖連峰』輕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