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90531_155022.jpg

瓦拉米步道是日治八通關越嶺道東段的一部分,位於花蓮玉里的南安,從步道入口至瓦拉米山屋全長約13.6公里,每隔500公尺均設有雙向哩程牌,步道像一條鑲在大里仙山陡直山壁的腰帶,沿黃麻山的山腰構築,繞著拉庫拉庫溪南岸而行,沿路山泉濡漱,峰巒起伏,一路上可見保存完整的中低海拔闊葉林相及杉木造林地,沿途鬱鬱蒼蒼,全程幾乎無日曬。健行其間,不但能體會先人開山拓路之艱辛,更可充分享受與大自然物我交融的美妙感受,所以這是一條適合全家大小來踏青賞景的步道。

步道前半段到中途休息點佳心之前,大都是平緩的坦途,偶經一兩段因颱風坍方而改道的路徑較為艱難。路途中會經過數座吊橋,高深溪谷從下流過,看得讓人膽戰心驚;兩側茂密林相則讓人心曠神怡,高大的樹木、綠蔭下的蕨類或是飽含露水的苔蘚各有各的姿態,偶遇從山壁洩下的小瀑布,又是另一種驚喜;後段坡度較大需辦理入山(園)證,較適合有中級山或負重露營經驗的山友,屬於中級登山步道。

行進路線:瓦拉米步道口 → 山風一號橋 → 山風二號橋 → 佳心駐在所 → 黃麻駐在所 → 喀西帕南紀念碑 → 黃麻一號橋 → 黃麻二號橋 → 瓦拉米吊橋 → 瓦拉米山屋

行進距離:13.6K

全程時間:8小時20分(含休息用餐)

活動日期:20190531

IMG_20190531_073318.jpg

30線終點0K處的瓦拉米步道入口,路口設有導覽牌,停車場可停大車一輛、小車數輛。

IMG_20190531_073320.jpg

與社大老師一起在步道口留影,整裝準備出發。

IMG_20190531_081320.jpg

由步道口到山風一號橋的步道是寬廣的產業道路,右側山巒疊翠,這是一條優良的國家級步道。

IMG_20190531_083019.jpg

來到約0.5K的「山風駐在所」,因駐在所西北側的溪谷常有強勁的山谷風吹來,故名為山風。駐在所設立於西元1920年,于西元1944年撤廢,此處還留有八通關越嶺道駐在所的遺址。

IMG_20190531_083510.jpg

續行來到約0.9K的山風一號吊橋,橋下山壁陡峭,左側山壁有三段瀑布,像銀鍊般傾瀉而下。

IMG_20190531_083556.jpg

山風一號吊橋橫跨拉庫拉庫溪支流深谷上

IMG_20190531_084027.jpg

山風一號吊橋,全長120公尺,上頭寫著限制人數5人。

IMG_20190531_091446.jpg

經石壁區,瓦拉米步道分成前、中、後三段,前段「步道口─山風瀑布」、中段「山風瀑布─佳心」及後段「佳心─瓦拉米山屋」,遊客和親子家庭可步行至前段或中段,為一般健行步道,後段需辦理入山(園)證、較適合有中級山或負重露營經驗的山友。

IMG_20190531_092405.jpg

續行來到約1.7K的第二座吊橋~山風二號吊橋, 長度僅25公尺 ,橋頭石墩仍保留日據時期的水泥建物,斑駁的模樣讓人更有種悠古之情,充滿古樸韻味,此處海拔高度約587公尺。

IMG_20190531_092604.jpg

2號吊橋(山風橋)下就是著名的山風瀑布,不過由於分為上下兩層,從橋上看不見全貌,只能由吊橋前的階梯岔路下到觀瀑平台,才能一窺風采。由於趕路上山,所以只能等明日下山之餘才去一窺瀑布的風貌。

IMG_20190531_093406.jpg

過了山風二號橋後就進入中段往佳心,沿途步道緩升,順著山壁邊前行,路面平坦好走,但從石壁鑿痕處處顯現先人開路的艱辛。

IMG_20190531_103003.jpg

繼續順著山腰步道而行,來到3.6K崩塌處附近,可通行不需高繞,但還是要小心通過。

IMG_20190531_105156.jpg

抵石壁斷崖處,古道鑿著石壁內側而過, 壯觀又驚險的步道,上頭石壁還不斷滴水。

IMG_20190531_105656.jpg

離開石壁斷崖續行,此處視野不錯,可見下方拉庫拉庫溪,還能見左側佳心山矗立於崩壁之上。

IMG_20190531_105805.jpg

續行步道彎彎曲曲上上下下 ,沿途植被豐富,兩側茂密林相則讓人心曠神怡,高大的樹木、綠蔭下的蕨類或是飽含露水的苔蘚各有各的姿態,偶遇從山壁洩下的小瀑布,又是另一種驚喜。

IMG_20190531_110908.jpg

終於來到4.9K的佳心駐在所岔路,直行往瓦拉米山屋,取左上往佳心駐在所。

IMG_20190531_112512.jpg

佳心駐在所平台海拔820公尺,佳心布農語Kashin,風景優美之意,日治時期此地曾設有日警駐在所、招待所、教育所、醫療所等設施,現設有佳心氣象站、涼亭、廁所、洗手台。 此處也是一般遊客旅遊終點站,再進去就必須申請入園證及入山證了。

IMG_20190531_113403.jpg

佳心氣象站

IMG_20190531_115459.jpg

離開佳心後續沿著寬敞的步道往山中深處行走,兩旁皆是油綠的蕨類,如同走在一個奇異世界中。

IMG_20190531_120615.jpg

瓦拉米步道保有完好的低海拔闊葉林及柳杉、台灣二葉松、油桐、樟樹、台灣胡桃人造林, 走在充滿芬多精的步道上,大家精神飽滿,奮力向前行。

IMG_20190531_120840.jpg

日本人在步道旁留下的木炭窯遺址

IMG_20190531_121051.jpg

瓦拉米步道像一條鑲在大里仙山陡直山壁的腰帶,沿黃麻山的山腰構築,繞著拉庫拉庫溪南岸而行。

IMG_20190531_123609.jpg

來到瓦拉米步道約6K旁的巨石,其崩裂處像隻鯊魚頭。

IMG_20190531_125106.jpg

步道前行,偶見樹幹彎曲如拱橋,其上寄生滿各種蕨類,其旁不少樹幹上也有不少鳥巢蕨寄身其上,這都印證了瓦拉米步道是一條「原住民蕨之路」。

IMG_20190531_125413.jpg

行行復行行,終於走過瓦拉米步道一半的行程,大家依然神采奕奕的,一點也不喊累。

IMG_20190531_132135.jpg

續行來到7.6K海拔910m的黃麻駐在所,黃麻(Koma)是布農語guma的音譯,是「耕地」的意思。此地因早期種植黃麻而得名,現在除了水泥蓄水池和地上散落的日本酒瓶,已無任何遺址。

IMG_20190531_133918.jpg

自黃麻駐在所續行800公尺,森林倒木包圍2.4公尺高的喀希帕南紀念碑,見證布農族人與日警的激烈戰鬥,蟲鳴鳥叫的山林間,恍惚還能聽見夜色裡布農族的吆喝,看見日警槍砲的煙硝火光。

IMG_20190531_135356.jpg

續行來到步道9.5K的黃麻一號吊橋,紅色橋墩在綠意裡隱現,格外顯眼,站在吊橋上看幽靜婉約的黃麻溪谷,潺潺溪水碧藍而清澈,水聲嘩啦甚是好聽。

IMG_20190531_141156.jpg

沿途有不少小鐵橋橫越小溪,由於前幾日下過雨,通過時宜小心,避免滑倒。

IMG_20190531_141356.jpg

此時離溪谷甚高,山勢因山壁陡峭且多岩壁,而有一種很古典優雅純淨空靈之美。

IMG_20190531_142255.jpg

來到約10.3K的黃麻二號吊橋,吊橋橋墩也是漆成朱紅色,長度約為黃麻一號吊橋的一半。

IMG_20190531_150226.jpg

一彎又一彎、一橋又一橋,終於來到12.1K的瓦拉米吊橋,此時午後雨水傾洩而下,大家巴不得趕快到達山屋。

IMG_20190531_150447.jpg

過橋後剛好有一處崖壁可以避雨,大夥小休一下,等雨小了再出發。

IMG_20190531_150526.jpg

回首再拍一下瓦拉米吊橋

IMG_20190531_153812.jpg

續行前往瓦拉米山屋,雨後的步道旁的山景更顯青翠。

IMG_20190531_154812.jpg

最後的100公尺上升坡,瓦拉米山屋我們來了。

IMG_20190531_155021.jpg

終於走到13.6K,海拔1068m的瓦拉米山屋就出現在眼前,山屋的腹地很大、很舒適,山屋前還有木製桌椅供山友們休息、吃東西,山屋可供約24人住宿,營地也可供24人過夜,山屋有太陽能供電、雨水集設施、簡易廁所。日治時期此地曾設有日警駐在所、招待所、教育所、醫療所等。

IMG_20190531_173300.jpg

瓦拉米山屋內部, 山屋有上下兩層,還有舒適的睡墊 ,今晚就在這裡休息。

IMG_20190531_173754.jpg

夜裡聚在山屋廊下觀賞飛舞閃爍的螢火蟲,以及滿天的星斗,不禁讓人想像那些離家背井的日警及其家眷、那些布農部落的孩子們,百年前是否也在此喜悅地凝視流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健行 步道 花蓮
    全站熱搜

    ji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