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ec 05 Fri 2014 16:00
小百岳之桃園石門山
- Dec 02 Tue 2014 18:00
日本東北追楓之旅

拜日幣貶值之賜,家人合意來一趟日本東北追楓自助之旅,一方面可以欣賞北國秋詩翩翩的楓情,另一方面也鑒於一般旅行團搭車到此一遊的倉促行程,所以採取行程自主又可以健走的旅行方式。我們計畫旅遊的路線從東京一路往東北前進,結合JR PASS的便利性,DAY 1 & DAY 2先造訪南東北宮城縣的鳴子-中山平溫泉區欣賞鳴子峽和岩手縣平泉的中尊寺、毛月寺周邊的楓情,DAY 3造訪北東北秋田縣角館的抱返溪谷楓紅和武家屋敷的古宅庭園楓情,DAY 4造訪青森縣的十和田湖欣賞湖光楓情和八甲田山的霧淞雪景,DAY 5造訪青森縣奧入瀨溪流,沿溪流漫步健走12K,欣賞奧入瀨川的滝、岩、流。這一趟6天5夜的旅程可以說收穫滿行囊,但唯一遺憾的是初雪提早降臨,楓紅比預期的短暫,期待來年能欣賞到北國更紅艷的楓情。
- Sep 24 Wed 2014 18:00
健走大屯西南稜登大屯群峰

大屯山系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西邊,山脈走向自北向南、西南延伸。著名山頭包括大屯主峰、西峰、南峰、中正山、面天山、向天山、百拉卡山、菜公坑山及烘爐山等,而大屯山主峰在大屯火山群中名列第三(七星山1,190公尺最高,其次是竹子山1,101公尺,大屯山1,090公尺)。今天的行程原定計畫是從清天宮起登,沿著大屯西南稜依序向大屯山西峰、大屯山南峰、大屯山主峰、面天山和向天山挺進,五峰連登,一氣呵成,無奈部分山友糧草帶的不足,只得捨棄登主峰,雖然有些遺憾,不過從起登開始,沿途不時砍除枝椏、芒草,搜尋消失的路徑,攀繩陡上陡下,登頂時能欣賞到群峰山林、北海岸及大台北盆地的美景,雖然O形一圈下來,回到起登點含休息也足足有6個小時,大約走了12K有一點累,但也是一次不錯的經驗啦!---103.09.07忠義登山會行程

相簿封面

穿山越嶺登大屯導覽牌
位於清天宮後方,傳統路線是從左側上二子坪、向天池、向天山、面天山或大屯西峰,而我們是走右側從西南稜原始路直上大屯西峰。
- Sep 24 Wed 2014 18:00
健走大屯西南稜登大屯群峰

大屯山系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西邊,山脈走向自北向南、西南延伸。著名山頭包括大屯主峰、西峰、南峰、中正山、面天山、向天山、百拉卡山、菜公坑山及烘爐山等,而大屯山主峰在大屯火山群中名列第三(七星山1,190公尺最高,其次是竹子山1,101公尺,大屯山1,090公尺)。今天的行程原定計畫是從清天宮起登,沿著大屯西南稜依序向大屯山西峰、大屯山南峰、大屯山主峰、面天山和向天山挺進,五峰連登,一氣呵成,無奈部分山友糧草帶的不足,只得捨棄登主峰,雖然有些遺憾,不過從起登開始,沿途不時砍除枝椏、芒草,搜尋消失的路徑,攀繩陡上陡下,登頂時能欣賞到群峰山林、北海岸及大台北盆地的美景,雖然O形一圈下來,回到起登點含休息也足足有6個小時,大約走了12K有一點累,但也是一次不錯的經驗啦!---103.09.07忠義登山會行程

相簿封面

穿山越嶺登大屯導覽牌
位於清天宮後方,傳統路線是從左側上二子坪、向天池、向天山、面天山或大屯西峰,而我們是走右側從西南稜原始路直上大屯西峰。
- Sep 19 Fri 2014 18:00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之DAY3~橫嶺山自然步道順登橫嶺山

橫嶺山自然步道屬大雪山步道群,是指由橫嶺山隧道北口(大雪山林道26.3K)至大雪山社區這一段的步道,全長6.6K。步道前身為日治時期大雪山林場伐木人員,將木材運送下山的便道,因此也被稱為木馬古道。古道已荒廢數十年,後由大雪山地區居民推動社區生態踏查,居民上山尋找古道舊跡,發現沿途生態豐富,經東勢林管處探勘後,規劃為生態步道,這條步道以自然生態工法施工築起木階、土階,整條古道動線流暢,沿途林蔭蔽日,是一條舒服、輕鬆的森林步道。
步道前段0K~3.6K路勢較為平緩,沿線起伏不大,踩踏在鋪滿松針落葉的林徑上,輕鬆好走又愜意;3.6K~6K後為陡降路段,落差達730m,沿途循木階、土階一路下行至大雪山社區。而在步道約1K處往左上行約0.61公里可通往橫嶺山主峰,由於這座山的走向異於鄰近鳶嘴、稍來山等幾座山岳,因而取名為「橫嶺山」。橫嶺山又稱番嶺山,標高2024公尺,有6581號三等三角點,為雪山西稜最後一座2000公尺的中級山,稍來山、鳶嘴山、橫嶺山為同一條稜線,故三座山頭可連成一線縱走。
- Sep 19 Fri 2014 18:00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之DAY3~橫嶺山自然步道順登橫嶺山

橫嶺山自然步道屬大雪山步道群,是指由橫嶺山隧道北口(大雪山林道26.3K)至大雪山社區這一段的步道,全長6.6K。步道前身為日治時期大雪山林場伐木人員,將木材運送下山的便道,因此也被稱為木馬古道。古道已荒廢數十年,後由大雪山地區居民推動社區生態踏查,居民上山尋找古道舊跡,發現沿途生態豐富,經東勢林管處探勘後,規劃為生態步道,這條步道以自然生態工法施工築起木階、土階,整條古道動線流暢,沿途林蔭蔽日,是一條舒服、輕鬆的森林步道。
步道前段0K~3.6K路勢較為平緩,沿線起伏不大,踩踏在鋪滿松針落葉的林徑上,輕鬆好走又愜意;3.6K~6K後為陡降路段,落差達730m,沿途循木階、土階一路下行至大雪山社區。而在步道約1K處往左上行約0.61公里可通往橫嶺山主峰,由於這座山的走向異於鄰近鳶嘴、稍來山等幾座山岳,因而取名為「橫嶺山」。橫嶺山又稱番嶺山,標高2024公尺,有6581號三等三角點,為雪山西稜最後一座2000公尺的中級山,稍來山、鳶嘴山、橫嶺山為同一條稜線,故三座山頭可連成一線縱走。
- Sep 13 Sat 2014 18:00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之DAY2~稍來小雪山步道(鞍馬山-船型山苗圃段)/天池/埡口景觀台步道/小神木步道

今天的行程是3天裡面最豐富的,早上爬稍來小雪山步道的鞍馬山至船型山苗圃段,從43.5K的木馬道登山口起登,上升600公尺後到木馬道東側入口叉,木馬道是大雪山森林遊樂區裡最具特色的步道,是以前伐木時期運送木材之用,全程綠蔭蔽日,平緩易行,可惜西側部分因為風災坍塌,目前不適合通行,所以採取直上鞍馬山的路線。一路從2200公尺的遊客中心攀爬約2公里山徑直上海拔2666公尺的鞍馬山,路途中經過辛苦爬升後,是一段優美的針葉林稜線,兩旁林相很美,鐵杉林下果實遍地,紅檜、二葉、華山松林如鋪上紅褐色迎賓地毯,箭竹及蕈菇就鑲在林道的邊緣點綴,陽光在森林裡灑下萬道金光,讓高山森林更充滿聖潔的美。接著從鞍馬山叉一路下降,順著稍來小雪山步道行進約2.7K到涼亭叉,再下到41K的鞍馬山工作站(船型山苗圃),沿途林木蓊鬱,步道間出現許多造型古趣的枯木,有些高直挺拔,有些則糾結曲折,矗立在湛藍天空下,樹雖已逝,但形體依舊維持著它屹立不搖的軀體,有著一份堅忍蒼勁之美,默默向世人訴說它曾經燦爛的生命。
下午到林道49K的小雪山天池,天池位於小雪山南稜,海拔高2,600公尺,面積約0.4公頃,池水輝映出周圍群山的碧綠,池旁的瑞雪亭可觀賞雲海,冬季亦可賞雪戲雪,值得雀躍的是看到高山上常見的金翼白眉竟然不怕生的站在老婆大人的手上,還有台灣特有亞種--星鴉,棲息於樹稍上。緊接著移師到48K的埡口景觀台步道,為鞍馬山、小雪山連稜向東延伸至平台山之狹長支稜,步道沿途有蒼翠挺拔的針葉樹林和迤邐成片的玉山箭竹景觀,登上海拔2600公尺高的埡口觀景台,氣象萬千的山嵐、連綿起伏的山巒交織而成的美景,頗為引人入勝。
- Sep 13 Sat 2014 18:00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之DAY2~稍來小雪山步道(鞍馬山-船型山苗圃段)/天池/埡口景觀台步道/小神木步道

今天的行程是3天裡面最豐富的,早上爬稍來小雪山步道的鞍馬山至船型山苗圃段,從43.5K的木馬道登山口起登,上升600公尺後到木馬道東側入口叉,木馬道是大雪山森林遊樂區裡最具特色的步道,是以前伐木時期運送木材之用,全程綠蔭蔽日,平緩易行,可惜西側部分因為風災坍塌,目前不適合通行,所以採取直上鞍馬山的路線。一路從2200公尺的遊客中心攀爬約2公里山徑直上海拔2666公尺的鞍馬山,路途中經過辛苦爬升後,是一段優美的針葉林稜線,兩旁林相很美,鐵杉林下果實遍地,紅檜、二葉、華山松林如鋪上紅褐色迎賓地毯,箭竹及蕈菇就鑲在林道的邊緣點綴,陽光在森林裡灑下萬道金光,讓高山森林更充滿聖潔的美。接著從鞍馬山叉一路下降,順著稍來小雪山步道行進約2.7K到涼亭叉,再下到41K的鞍馬山工作站(船型山苗圃),沿途林木蓊鬱,步道間出現許多造型古趣的枯木,有些高直挺拔,有些則糾結曲折,矗立在湛藍天空下,樹雖已逝,但形體依舊維持著它屹立不搖的軀體,有著一份堅忍蒼勁之美,默默向世人訴說它曾經燦爛的生命。
下午到林道49K的小雪山天池,天池位於小雪山南稜,海拔高2,600公尺,面積約0.4公頃,池水輝映出周圍群山的碧綠,池旁的瑞雪亭可觀賞雲海,冬季亦可賞雪戲雪,值得雀躍的是看到高山上常見的金翼白眉竟然不怕生的站在老婆大人的手上,還有台灣特有亞種--星鴉,棲息於樹稍上。緊接著移師到48K的埡口景觀台步道,為鞍馬山、小雪山連稜向東延伸至平台山之狹長支稜,步道沿途有蒼翠挺拔的針葉樹林和迤邐成片的玉山箭竹景觀,登上海拔2600公尺高的埡口觀景台,氣象萬千的山嵐、連綿起伏的山巒交織而成的美景,頗為引人入勝。
- Sep 06 Sat 2014 10:00
大雪山森林遊樂區之DAY1~稍來山南峰/稍來山/稍來小雪山國家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