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雞山步道前身為採礦台車道,因此前段路線筆直,坡度和緩,部分鐵軌仍餘留在地,到廢棄礦坑工務所後步道一分為二,左線往白雞山,右線往鹿窟尖,20150514已隨美惠老師登白雞山順登雞罩山和雞罩山前峰,所以今日主要以健走鹿窟尖為主再從白雞山下山,完成鹿窟尖白雞山環線。
鹿窟尖又名「湊角山」,日人稱「白石鞍山」,標高643公尺,有顆總督府圖根補點,其基點不在山峰最高處;在日治時期湊角山步道是隘勇線,山頂設有砲台、白石鞍山隘勇分遣所,今沿線仍可見砲台遺跡,幾處展望點可遠眺整個三峽市區,山頭可發現殘存的塹壕遺跡。
白雞山標高740公尺,有一顆中華山岳野牛隊所設立的五號基石,是一座大岩石山峰,因貌似雞頭而得名,山頂展望佳,與雞罩山、鹿窟尖兩山,形成三角鼎立之勢,合稱『白雞三山』。

行進路線:行修宮→白雞山登山口(水泥小橋)→裕峰煤礦遺跡→廢棄石厝→鞍部岔路→鹿窟尖→鞍部岔路→白雞山→礦場捲揚機→裕峰煤礦遺跡→白雞山登山口(水泥小橋)→行修宮
行進距離:10.379Km
行進時間:5小時02分
活動日期:20180102

裕峰煤礦遺跡

裕峰煤礦遺跡

裕峰煤礦」即是昔日的「海山一坑」,礦坑口已塵封。有左右兩條叉路,左右相通,形成環狀路線,我採右去左回,先去鹿窟尖繞一圈,再走白雞山回到裕峰煤礦。

傾圮的建築物,蕭瑟荒涼,加上潮濕的步道,逼得大夥只能左閃右躲。

沿著溪谷旁的山徑往上爬,雖然山徑已鋪設枕木土階,但多已腐壞。

溪谷環境潮濕,草蕨頗多, 步道景況有點蕭瑟。

大夥魚貫前行,不時還得相互提醒,以免被倒木撞到頭,可見當地政府對步道維護不力。

山徑逐漸變陡濕滑,驀然出現一段古樸的舊石階路,佐以粗繩索,讓人能心安登高。

林梢陽光閃爍,鞍部快到了,大夥奮力攀爬, 好擺脫濕滑陡升的山徑。

鞍部岔

鞍部岔

抵達鞍部岔路,右往鹿窟尖,左往白雞山。在鞍部略作休息後,續往鹿窟尖。

隘勇道稜線

隘勇道稜線

爬往鹿窟尖,沿途要經過幾座起伏的山頭, 走在昔日隘勇線的山稜小徑,心情感慨萬千。

展望點1

展望點1

眺望五寮尖及桃園大溪、復興方向,群山層巒疊嶂,雲瀑籠罩山頭,景色極為壯麗。

展望點2

展望點2

此處可遠眺整個三峽市區、鳶山、大漢溪,甚至桃園蘆竹、竹圍海邊也清晰在目。

此處展望極佳,大夥忘了疲憊,快樂團拍。

大夥魚貫走在鹿窟尖的前一座山峰「展望峰」前,「展望峰」有塹壕遺跡,比鹿窟尖還高,基點沒有設在此處實在很奇怪。

鹿窟尖

鹿窟尖

過了展望峰,一路陡下之後,不久即抵達鹿窟尖,大夥就在白石鞍山隘勇分遣所遺址土垣上團拍留念。

站在白石鞍山隘勇分遣所遺址土垣上

一路衝衝衝完登鹿堀尖後,回程才留意山稜一側是危崖,只是樹林環繞,讓人疏於它的危險。

回程又是上上下下幾座小山頭的試煉

從山頂往下,幾近垂直的峭壁,落差約40公尺,這段峭壁路頗具挑戰性。

過了一段陡下又一段,岩壁濕滑,需小心拉繩索而下。

又是一段陡下,幸好岩壁有樹根盤錯,不難找到落腳點。

廢棄的捲揚機

廢棄的捲揚機

一路陡下,來到一礦坑,內有廢棄的捲揚機, 是昔日斜坑內運輸台車的動力裝置。

裕峰煤礦事務所遺址

裕峰煤礦事務所遺址

終於繞回煤礦場遺址,回首下山路木棧道也是殘破不堪,亟待地方政府能好好整修一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iun 的頭像
    jiun

    jiun 的部落格

    ji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