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里大路又稱魚路古道,是三百多年以前,金包里(金山舊稱)磺港漁村居民運送魚貨至台北士林販售,全程約30公里的越嶺道路。今日我們所走的是以擎天崗金包里城門為界到上磺溪停車場的「魚路古道北段」,也就是河南勇路和日人路。「河南勇路」為傳統的魚路古道,因清朝於大油坑附近設有守磺營(早期台灣最重要的天然硫磺礦區),駐軍往來巡守,故被稱為「河南勇路」。日本統治期間,明治三十一年(1901年),日人又另闢一寬六尺之大路,採迂迴路線,路線較為平緩,稱為「日人路」,因可拖行砲車,故又稱「砲管路」。
今日魚路古道9字型漫遊一圈,彷彿是穿越時空,走了一趟昔日繁華的金包里大路,越發引人思古之幽情。

行進路線:上磺溪停車場→解說亭→八煙圳→礦工灶→番坑瀑布→許顏橋→憨丙厝地→土地公廟1→大石公→百二崁→金包里大路城門→原路回→日人路→土地公廟2→山豬豐厝地→打石場遺址→許顏橋→停車場
旅行距離:6.76Km
旅行ˊ時間:3小時6分鐘

解說亭前

解說亭前

解說亭鈙述著早期的漁人、商旅為生活趕路及礦產等等資訊,帶領我們穿越時空,走入昔日繁華的金包里大路。

出發吧!一起踏上先人的旅程。

頂中股圳

頂中股圳

由於上磺溪水太酸,先民從海拔約八百八十五公尺的大尖後山引水,作為屯墾八煙的灌溉用水,此為後來重修的一小段。

高繞的木棧道

高繞的木棧道

前方因坍方封閉,只得高繞,木棧道上方左往八煙方向/冷水大山登山口,可惜也封閉了。

車埕與礦工爐灶

車埕與礦工爐灶

一路走來,這地方較為寬廣,昔日稱為「車埕」,當時曾用陶管、流籠的方式運送白土礦,因成效不佳,遂將日人路改為車道來運送。掘礦人挖出成塊的白土礦往下拋至日人路上再由卡車載走, 而卡車由日人路進來後,便是在車埕這地方迴車的,而這灶是當時工作的礦工煮飯的灶。

番坑瀑布

番坑瀑布

有如銀白水鍊一般的番坑溪,是上磺溪上游支流之一。

逗留在木橋上可以享受番坑瀑布帶來的沁涼

遠眺大油坑

遠眺大油坑

冒著煙霧的地方,就是早期重要的硫磺礦區-大油坑。

許顏橋

許顏橋

許顏橋修建於西元1896年,搭建於金包里大路所經三條溪溝中最寬的上磺溪河面。許顏(本名許清顏)是石門人,當時修橋是為擔運茶葉所需,經口耳相傳,橋的名稱即稱許顏橋。此橋於日治時代已遭沖毀,新橋係由本處考據其拱型舊觀於85年復舊。

倚橋佇足,令人愈發思古之幽情。

憨丙厝地涼亭

憨丙厝地涼亭

憨丙厝地已改建為打石場解說站,厝後方有一石階小徑,通往後方的栗蕨草原和大油坑。

百二崁

百二崁

這一段陡坡叫百二崁,據說有一百二十階,是金包里大路最陡峭的地段,昔日擔魚、擔茶 的人行至此地皆會停留在這附近水源地休息。

俯瞰栗蕨草原

俯瞰栗蕨草原

其左前方就是蠻荒的大油坑,正前方遠山就是冷水大山。

金包里大路城門

金包里大路城門

日據初期,台灣北部之抗日義軍首腦簡大獅,曾率徒眾與日軍周旋於陽明山,並曾一度於嶺頭(擎天崗地區)為抗日根據地,號召鄰近的金包里(金山)、坪頂(平等里)、山仔后等地區民眾,加入抗日行列,曾紮營於此,宛如山寨城圍,並於此處金包里大路入口以石塊、木頭構築城門。現今的城門是86年重建的。

主人的小名叫"豐",又善獵山豬,而有山豬豐的外號。他最先蓋了路旁的頂厝,其後子女漸長又蓋了前方的下厝,形成直角相交。

打石場遺址

打石場遺址

是昔年建造許顏橋石,取用石材之所在。石材是由當地的安山岩岩塊敲製而成,除供疊砌橋墩以外,也用來舖設石階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